2021-01-14 04:04:04 来源: 阅读:-
OLED 这伤眼屏能用?
虽然目前大部分旗舰手机都是以 OLED 屏为主,但我的同事海华却仍然坚持在用一年前首发买的 iPhone 8 Plus。上面那一句,是他对我这个 iPhone XS 用户说得最多的话。
不是因为他不想换手机,而是因为他是编辑部鼎鼎有名的「LCD 党」,依然坚持要用这台没有刘海的 iPhone,只因他经常挂在嘴边的:
LCD 永不为奴!
作为目前智能手机用得最多的两种显示技术,LCD 和 OLED 屏幕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产品,其表现也各有优缺。
▲ LCD 屏幕对比 OLED 屏幕,图片来源:Samsung
但也正因如此,支持这两种技术的用户成为了「吃洋快餐要吃麦当劳还是肯德基」、「喝可乐要和可口还是百事」、「用手机要用 iOS 还是 Android」一般的对立阵营。
不过其实我们都知道,LCD 和 OLED 到底孰好孰坏,至今谁都没有给出最佳答案。
啊,我的眼睛!
能让「LCD 党」坚守信条的原因,并不是因为他们守旧,而是相比于 LCD,OLED 的一些地方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。
比如海华经常对我说的那个「伤眼」,说的其实就是 OLED 屏幕在 PWM 调光下的低频闪问题。
当然啦,这个说法也不是毫无依据。
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(IEEE)曾发布过一份关于 LED 频闪的技术文献(PAR1789)。
文献指出,长期观看 LED 灯会对用户造成视觉疲劳、偏头痛等疾病。而对人体健康影响较低的频闪应在 1250Hz 以上;基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,至少应该在 3000Hz 以上。
尽管严格来说,IEEE 这份报告指的是 LED 光源而不是 OLED 屏幕,但由于两者归属 LED 并使用 PWM 调光,因此这份报告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▲ 图片来自:什么值得买@Go-on
目前采用 PWM 调光技术的 OLED 屏手机,其频闪率大约在 200Hz~250Hz 之间,比如 Galaxy S9 和 iPhone X,这两款手机的频闪率都是在 240Hz 左右,Galaxy Note 9 则是在 227Hz,众所周知这三款手机用的都是目前顶级的 OLED 显示屏,但它们都离 IEEE 给出的 1250Hz 及格线有明显距离。
而随着屏幕亮度降低,频闪率也会随之下降。
▲ iPhone XS Max 分别在 1/50、1/500、1/1000 快门下的频闪表现
所以有人说 LCD 长时间看着比 OLED 舒服也不是没有道理,因为在暗光环境下,OLED 的低频闪确实容易比频闪在 1000Hz 以上的 LCD 更容易造成眼部疲劳。
尽管我们通过肉眼感觉不到频闪的变化,甚至在用 OLED 屏手机的时候就压根不知道有频闪这个事。但如果对频闪比较敏感的话,其实还是能感觉到 LCD 和 OLED 之间的区别。
而通过上面的动图,我们更能清晰看到 PWM 调光的 OLED 在不同亮度下的频闪变化。
烧屏是 OLED 迈不过去的坎
相比起前面的频闪,OLED 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容易烧屏。
正是由于 OLED 的像素点有着自发光特性,在长时间显示某一内容后,你会发现无论是切换到哪里,都能隐隐约约看到某个 app 的搜索栏、图标甚至文字内容。
▲ 图片来自:AndroidCentral
之所以说烧屏是 OLED 迈不过去的坎,那是因为目前 99.9% 的 OLED 屏幕都会出现烧屏情况。但这并不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才会出现,而是 OLED 本身就存在着寿命短的先天缺陷,依个人使用习惯,长则 2 年、短则 6 个月,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换屏幕。
▲ OLED 的烧屏问题多出现在展示机上,因为这些机器都是常亮屏幕。
当然,虽说 LCD 不容易烧屏,但也并不代表 LCD 就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,我曾用过的 iPad 2 就是因为屏幕老化而出现残影。不过相对于 OLED 来说,LCD 的烧屏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。
对于「烧屏」这个问题,实际上手机厂商和软件商都没闲着,纷纷在自家产品上做了不少避免措施。
▲ 图片来自:三星 Galaxy Club
由于 Home 键在熄屏状态下仍会常亮显示,因此三星自 Galaxy S8 开始,便通过在特定时间平移 Home 键像素的方法,来避免按键常亮而造成的显示残留。
苹果也自 iOS 11 开始加入了防烧屏机制,从而降低 iPhone X 的烧屏情况。此前韩国媒体 Cetizen 就曾对 iPhone X 进行烧屏测试,最终结果显示,iPhone X 在最高亮度持续显示一张图片 510 小时后才会出现烧屏。
其实在我们日常使用 OLED 屏手机时,我们也能发现在 AOD 熄屏显示下,时钟会不断切换显示位置,实际上这也是厂商避免烧屏的其中一个方法。
▲ 旧版微信对话框(上)新版微信对话框(下)
随着 OLED 屏在近年普及,app 的 UI 也出现了一点变化,在微信目前的版本中,他们对顶部状态栏颜色进行了调整,将从深灰色变成现在的浅灰色,从而降低 UI 对比度大而带来的烧屏风险。
去年,部分用户就因为常用微信而导致手机出现局部烧屏问题,所幸的是,手机售后同意对受损的屏幕进行更换。
LCD 虽好,但必然被发展的却是 OLED
虽然 OLED 频闪低,也容易烧屏,相比于 LCD 它的使用寿命甚至还会打折,但这些「缺点」似乎都没有阻碍 OLED 成为现今旗舰手机的主流配置。
个中原因,其实和今天智能发展离不开关系。
过去我们常在智能手机背部看到后置指纹识别的开孔,这种方案既能解决当时手机屏占比的问题,同时也是个成本较低的方案,一度成为了当时智能手机的主流。
但由于开孔面积较大,因此也不免会让手机背部显得不够美观,尤其是在之后智能手机相机的靠边移位,仍然设置居中的指纹识别区总让人感觉有一丝突兀。
不过由于当时手机厂商对屏占比的追求尚未达到极端,同时也还没有比电容式指纹识别更好的方案,所以成本和可靠性相对平衡的 LCD 屏依然会是各家首选。
实际上,在 LCD 屏当道的时代,一些厂商也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改变指纹识别对手机美观的影响,比如索尼早期在 Xperia 系列手机上用的侧面识别,将电源键和指纹识别融为一体,便是其中一种提升美观度的办法。
▲ 索尼 Xperia Z5 Premium 电源键. 图片来自:Daily Express
OLED 被广泛应用,更大程度上是手机厂商对屏占比的追求到了极端。这个「极端」的标准线叫做 90% 屏占比,如果要套上一个名字,它叫做「真全面屏」。
其实,人类对智能手机的最终形态至今都没有具体的定义。在屏幕越大越好的潜意识推动下,我们曾经有过 7 英寸的平板手机,但事实证明便携才是智能手机的根本。
因此这便需要厂商在控制手机尺寸的同时,去让屏幕占满手机的整个正面,这自然便让「屏占比」成为权衡手机是否优秀的决定因素之一了。
极端追求屏占比,这让原本位于屏幕附近的零部件变得无处栖身。
对此,苹果祭出了三步来解决 iPhone 的屏占比问题:去掉 Home 键,挖出刘海,用 Face ID 代替 Touch ID;而三星则是在 Galaxy S10 的屏幕上钻开一个孔,用来容纳前置相机,并且用上了双曲面来削减屏幕侧面边缘的宽度。同时屏下指纹识别的普及,也让原本在手机背面的大窟窿,藏在屏幕之下,把手机变得更美观。
以上提到的这些新技术,都需要 OLED 来完成。当然并不是 100% 要使用 OLED,而是相对于架构更复杂的 LCD,OLED 更方便厂商在新机里装上这些新技术。
比如对屏幕的切割加工、屏下元件的透光…… 尽管存在着寿命较短和屏闪的缺陷,但在加工环节,OLED 都要比 LCD 省事不少。
iPhone XR 就是 LCD 复杂加工的例子,苹果就专门用了像素遮罩和⼦像素抗锯⻮技术,让屏幕三个边框做到 Edge-to-Edge 等宽,同时保障 LCD 屏幕的显示质量。
究其根本,OLED 之所以能成为当下主流,很大部分原因,是因为它能帮助厂商实现对「正面全是屏」的设计追求。
与此同时,折叠屏手机的问世,也成为了促进 OLED 市场的催化剂,毕竟要让智能手机从平板电脑变成手机,还需要有柔性 OLED 的支持。因此,OLED 取代 LED 成为先进手机产品的主流,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。
▲ 三星展示的折叠屏手机原型机
不过,尽管 OLED 在今后的智能手机上露脸机会越来越多,但这并不代表 LCD 会在市场上消失。于我而言,作为一种相对稳定、寿命较长、成本较低的屏幕方案,LCD 仍然会被电视、游戏机以及小部分手机厂商选择,比如此前三星发布的钻孔屏手机,用的是 LCD-TFT 屏幕。
所以现在说「OLED 完全取代 LCD 的地位」,这句话显然说得有点早了。
根据「地表最强分析师」郭明錤在近日发布的预测报告,苹果依然会在今年推出 6.1 英寸的 LCD 屏 iPhone,有了这颗定心丸,海华铁定了心说要买这台 LCD 屏的 iPhone。
即使他一直都不那么喜欢那个刘海。
实际我们回过头看,无论是 LCD 还是 OLED,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优缺,到底谁好谁坏,关键其实在于用在什么设备上,什么设备又将要有怎样的需求。
对于目前的手机厂商来说,显然 OLED 比 LCD 更符合发展趋势,那么诸如频闪、烧屏这些问题,在趋势面前自然也就不是大问题了。
而 LCD,这种已经被发展多年的成熟技术,它并不是退出市场,它只不过是完成了人类交给它的使命,继续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而已。